如果被迫与机器妥协,我们的底线是什么?“跟上AI时代脚步的同时,人类需要更清楚人与机器的区别,并拥有尊严。”RelativitySpace执行董事长兼CEO、谷歌公司前首席执行官埃里克·施密特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主旨论坛上犀利指出,人的尊严何以存续,迫切需要全球的沟通、合作,共同维护人对技术的控制权。
施密特和主持人沈向阳共同提起了他们的朋友——已故战略家基辛格博士。这位“中国人民的老朋友”曾针对AI狂潮敲响警钟:如果有一天,智能超越人类,尊严何以存续,文明走向何方?逝去老人的忧思引发现场的思考。施密特说,人类尚未筑起伦理堤坝,甚至不知我们还在解决AI“撒谎”这件事。“我们要快速行动起来了,因为科技发展的速度非常快。”
施密特博士表示:“我对接下来的两年充满期待,随着智能体革命的到来,每个企业的工作流都将发生巨大变化。但是,当AI开始自我学习并做出决策时,我们需要确保这些过程不会失控。”
“这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,任何国家都要坐下来一起谈判、合作。我相信,中美可以通过对话加强互信,共同迎接AI带来的机遇与挑战,特别是在防止AI负面影响方面进行协作。”
施密特在对话中还强调,开源生态是技术普惠的关键路径,他个人会“更偏好开源模式”,因为开源有助于实现“全球即时共享创新成果”,也为不同国家之间的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,帮助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,并构建互信机制。但他也坦言,开源的同时需在开放与安全之间寻求平衡,避免敏感技术的不当传播,确保其发展符合伦理和安全标准。“可以在必要时给开源设置一些限制,但这个限制不一定是必须的,可根据实际情况取消。这种灵活性或将为开源技术提供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。”
国内股票配资入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